第549节(2 / 2)
即便安然逃到交广,也是等死而已。
与其屈辱死在南方荒林之中,桓温更愿意死在战场上。
其实襄阳失守,桓温就已经有了觉悟,要不然也不会急着登基。
“陛下有死战之心,则尚有三分胜算。”郗超心中长叹一声,目光投向西北面,仿佛回到多年前,那个遥远的下午,在灞水之上,如果桓温有这个决心,或许现在的天下,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一切都是作茧自缚而已。
“哦?三分胜算足矣!”桓温拍着楼船栏杆,心神同样回到多年前的灞上。
那是他第一次北伐,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东风
柴桑既克,长江畅通无阻。
水军可以直下建康。
李跃大军还未出发,江南各地不是请降,就是默默观望,一夕之间,楚国只剩下长江下游两岸的郡县。
疆域急剧缩小。
李跃厚赏了投降的桓秘及其部下,按照旧例,降军改编后,交到谢玄手中。
谢玄手上兵力大增,有三万四千余众。
嗷嗷叫的要打破建康,分田分地。
以前打仗是为了所谓的江东朝廷,如今是为了他们自己,士气比黑云军还高。
分田这种事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到的,很多北方流民经历几代人,也只是从白籍换成了民籍,但土地却是一分都没有。
李跃说到做到,驻扎柴桑期间,拿出一部分江陵、武昌、柴桑等地的田地,分给投降士卒,又给了他们入了大梁的籍,成为庶民。
降军们从一开始的将信将疑,变成了狂喜。
“早知大梁给咱分田,还为江东卖什么命?”
“亏得是洪兴皇帝仁义!”
李跃在亲卫陪同下巡视诸营,惊讶于降军们的火热。
不过稍微一想,也就释然了,秦汉以来,普通人能直接分到土地的机会不多。
秦朝军功授田,有统一六国的源动力。
汉朝继之,迎来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东汉中后期,士族豪强开始崛起,土地兼并,民不聊生,遂有黄巾之乱,魏晋承续东汉之弊,犹有过之,遂有五胡乱华。
其后北魏冯太发均田令,推行租调制,百姓皆能得田,北方迅速稳定下来,隋唐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煌煌盛世,然而安史之乱,也是均田府兵制的崩溃造成的。
朝廷手上没有田地均给日益增多的人口,新增人口却依旧要承担赋税徭役,而士族豪强照样兼并土地……
在李跃看来,土地制度与一个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
所以梁国想要避免魏晋的覆辙,就必须在土地上做文章。
土地崩溃,连带的,整个民族的气运也跌进阴沟里。
这场大战只是表象,本质上是通过战争,完成一次土地的重新分配。
政胜才能战胜。
李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统帅,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维度。
如果这场土地分配能够完成下去,一个隋唐盛世可以期待,不过前提是子孙稍微成器一些。
“敢问陛下,不知我军何日攻打建康?”谢玄似乎比李跃还要着急。
“不急,让江东百姓和士卒知道大梁国策再说。”李跃一向注重舆论宣传。
大军虽没有继续攻城掠地,但细作和鸿胪吏已经分散各地。
如今的桓温和江东士族已经是瓮中之鳖,就看李跃怎么吃而已。
“五日之前,桓温在濡须发动反击,被我军击退。”卢青拱手道。
李跃点点头,“此战朕能顺江而下,长驱直入,皆因东路诸军牵制之功。”
大军继续在柴桑驻扎。
不过军中开始出现疫病的征兆,有五十多名上吐下泻,身体极度虚弱,连站都站不稳。
出征已经三个多月,江南气候湿热,很多北方将士水土不服。
李跃赶紧将他们所在的军营隔离,令随行军医悉心照料。
应对疫病,梁军上下经验丰富,后勤粮道畅通,各种药材随时取用。
患病将士大多康复,只有两人病亡。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