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少林(2 / 2)
然而,自晋代以来,流经泉州地区的这条江,就开始叫晋江了。因此,早在晋代至唐代,泉州南少林武术就已经相当发达了,并大盛于两宋。流传下来的拳种有:五祖拳、太祖拳、白鹤拳、五梅拳等。明清以来,它传播到东南亚、台湾、香港、澳门、日本等地。从此间可以推断,做为闽南特色拳种,当时从抗倭开始,继后由郑成功进入台湾后,泉州的南拳便随着这个基础向外不断发展。
后来,最具有说明意义的两个人的拳种:黄飞鸿来自于洪熙官,而洪熙官的拳术却是来自于南少林的南拳。有人说乾隆火烧少林寺,与“胡惠乾事件”有关。清嘉庆年间蔡永蒹在西山杂志有详细记述,胡惠乾是泉州晋江人,曾在南少林习武。由此而牵涉出的方世玉、洪熙官等人,都是南少林拳种的代表。这也说明了泉州南少林武术与泉州少林寺的渊源。
而嵩山少林寺德虔法师少林武僧志称:“少林寺内传有载,垣然和尚武功超群和高足月空法师曾受命带领30多个打出山门的武僧,到福建泉州平倭立功,并在那里建立一座南少林寺,做了该寺的方丈。”若此说法成立,那么,明代又出现了北少林入泉州建寺南少林的说法。这与唐智空和尚创立南少林有些矛盾,会让人想起或许南少林不是在“镇国东禅寺”然而,却更能佐证南少林在泉州是存在的,有其相当的合理性。
也或许,在古老的中国,不管在什么僧庙里,都有一些做为护法、护寺的武僧存在着。因此,只要有寺,就必定会有武;而只要有武,就必定会和少林寺、少林拳术有些瓜葛。话说至此,笔者突然认为,在电影少林寺未造成中国及至世界轰动时,人们对少林寺的概念,只是一个不同名称的佛寺僧门而已。
更有甚者,在乾隆皇帝火烧少林和“文字狱”的压力下,人们或者更愿意记得“镇国东禅寺”而不想说起“泉州少林寺”笔者少年时代曾想和一位朋友学习“五祖拳”但他让我先发毒誓,说不管谁问,都不能说出是何师所传!这是否因为乾隆皇帝的淫威所造就的一个历史断代也不可知,在当时的武力征服下,练拳是有罪的,是想造反的。所以虽然南拳的武术代代相传下来,却没有人敢说是受承于何师何门。
在泉州的东西双塔中,有一塔名叫“镇国塔”又有一塔叫“仁寿塔”因此,人们不愿意把“镇国东禅寺”称为“南少林”并不奇怪。也可以如此说,练武之人为了区分南北拳种,而把有关于少林武术的叫法,分为俗称的“南少林和北少林”也不可知。
总之,若以武术来区别南北少林寺,泉州少林寺做为南少林,显然是当之无愧的!
而做为能够在黑恶势力下不断传承的武艺,与能不能堂堂正正立起的僧庙有所不同。南少林的武艺是依然存在着的,而泉州的“镇国东禅寺”是不是正统的泉州南少林寺,显然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南少林的武术确实在泉州!那么,能够说明此处曾经是一个辉煌的武僧圣地,而冠之为南少林以区别于北少林,写上“少林寺”三个字,我看没问题!
有报上说,随着地下文物的出土,很多可以证明泉州“镇国东禅寺”曾经是南少林的证据,已经不断凸显出来。据说在泉州的南安市某地,曾出土过一些当年的“五祖”圣物。但是,关于“镇国东禅寺”就是南少林寺的字样,至今并未看见过。
历史总是在一些闪失中悄然遗忘一些什么。在今天,当我们热衷于“少林”二字时,它却在和我们玩起猫猫。然而,做为泉州人的我,和许多泉州朋友们一样,并不喜欢这种现代过热的东西。泉州有自己独特的闽南文化,我们不一定非得和人去争一个“少林”这样的字眼。我相信,只要历史曾经存在,那么,总有一天它该来的时候,就一定会回来的。
但是“少林”二字,却可以让我们每天都有思考、探讨的回味;让我们在茶余饭后不断地考证他的前身和后果,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生命乐趣。
也或许,这两棵老榕树会知道一些什么,但它们却三缄其口;也或许,在它们三百年之前的一些故事,一样也是闻所未闻的,所以它们不敢轻言
但今天,就让我在这里,也说一说泉州的南少林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