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节(2 / 2)
当他走出董家大门的时候,已经顺利把董仲舒和他几个待在长安的得意弟子连锅端了。
有董仲舒这位当世大儒坐镇,还怕江夏郡教育发展不起来吗?
至于董仲舒思想里头那些不合时宜的部分,他们可以私底下撺掇太子不要听进心里去。
司马迁骨子里是个“尽信师不如无师”的叛逆分子。
他对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是认可的,但对“天人感应”之说并不认可,写《史记》的时候经常暗搓搓穿插点批判天命论的思想,认为包括皇帝在内的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坐等天命降临!
孔夫子说得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刘彻其实也是这个看法,大一统什么的他超喜欢的,但是天人感应他完全不想认。
开玩笑,认了就要被他那一套束缚住,傻子才往这么明显的套里钻!
这也是刘彻把董仲舒踢去给自家那些禽兄兽弟当国相的原因。
司马迁和苏武积极地游走于长安各处,争取能弄个三两船人才一同南下建设江夏。
他们这么明目张胆地撬墙角,事情自然很快传入刘彻耳里。
一并送到刘彻面前的还有他们已经游说过的长长的名单。
刘彻一看,好家伙,连董仲舒你们都想挖。
你们什么意思?
小小的江夏有你们在那折腾还不够,还跑长安来到处挖人?!
刘彻按兵不动地由着司马迁他们到处活动, 等到最后一天才命人把他们宣进宫。
司马迁、苏武:“……”
按品阶来算,他们分明只是小小的郎官,为什么会被刘彻关注!
刘彻也不绕弯子,直接问他们在长安挖人做什么。
司马迁表示自己没别的意思, 就是想邀亲朋好友去江夏郡散散心。
对于面圣这种事, 司马迁那是一点都不怯场的,当着刘彻的面就开始嘚啵嘚啵:陛下也知道的, 咱江夏郡啊, 去过的人都说好, 说不准生病的人到那边将养几年,病都能给养好, 还能再给大汉奉献二三十年!
刘彻听着总感觉, 这说话方式很耳熟, 像极了霍善那小子想哄自己给他去外地玩耍时候讲的那一套。
那小子人还没有大人胸口高, 偏偏一张小嘴特别能叭叭,讲得人心潮澎湃。等你回过味来, 承诺都已经给出去了,悔之晚矣!
刘彻摆摆手, 让司马迁别讲了, 再讲他今年还想去江夏玩耍。
他堂堂天子,总不能年年往同一个地方跑吧!
刘彻又转向苏武,问苏武又是怎么个想法,不会也有那么多需要去江夏养病的亲朋旧故吧?
苏武是比较实诚的, 他没扯那么多有的没有的, 而是给刘彻激情描述他们的南方大开发计划, 他们准备先把南边的会稽、豫章、桂林、零陵等郡给盘活了,开垦荒地, 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当地黔首发家致富。
到时候什么闽越、南越以及那堆西南夷眼瞅着别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不哭着喊着要加入大汉?
当然,有利诱也要有威逼,咱准备让水师时不时成群结队去他们家门口遛个弯。
问就是咱的船队运货去隔壁郡,正好从他们家门口路过而已。
我们的目标是,让它们哭着求内属!
苏武最后归纳总结:“闽越和南越,那可都是种茶的好地方!”
刘彻:“……”
司马迁:“……”
君臣俱是一静。
苏武微微一滞。
糟糕,说顺嘴了。
他们可是要为大汉富国强兵、开疆拓土的,怎么能说是为了种茶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了,他们不是那种不靠谱的人。
都怪他们的小太守才五岁大——哦不,现在过了岁首,应当是六岁大了。六岁大的小娃娃,整天想着吃很正常吧!
他们都是耳濡目染之下才一不小心受了影响,才不是想让人去两越诸地种茶叶!
远在江夏郡的霍善哪里知道自己也有背锅的一天。
在司马迁他们“满载而归”的那天清晨,他开宝箱的时候开出张邀请卡,想到自己也挺久没有交到新朋友了,麻溜来了个随机邀请……
只见一道白光亮起,一身量极高大的“长人”坐到了他对面。
随之出现在霍善面前的是关于这“长人”的资料,孔丘,姓子,孔氏,字仲尼,春秋人士,身高九尺六寸。
霍善:?
要知道在汉代身高八尺就是夸人身材伟岸了,身高九尺六那简直是“高不可攀”。即便是按照周尺来算,那也超过一米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