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 / 2)
好书推荐:
[柯南同人] 名柯五人组重生后在酒厂相遇
[综英美] 直播问答,社死超英
没想到我竟被龙拆吃入腹
[排球少年同人] 不会发球的副攻不是一个好自由人
康熙老认为我是仙女转世(清穿)
他藏匿的时光
致遥远的你
雍正试婚宫女[清穿]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
地灵灵
别看吴王刘濞特别能跳,淮南王刘安也是一肚子的小九九,可是他们起兵造反未必能够云集响应。
先帝那个假装白莲的黑水怪借吴王刘濞的失礼和老淮南王的过错换了两地的不少官员,导致吴王和淮南王比吞了苍蝇还恶心。
更恶心的是先帝丢给吴国和淮南国的官员大都是在两地很有影响力的儒家子弟,而且全部品行很好,能力尚可。
顶着先帝的知遇之恩,这些儒生为着自己的名声肯定不会响应两国的造反口号,平白砸了自家的招牌。而以他们的本地人的出身和学派关系,想在两地坐稳官位也是手到擒来。吴王和淮南王要是随便罢免这些官员不仅会惹得儒家破口大骂,更是会让本地官员彻底寒心。
别说是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一个国家里还不是有地方保护政策。
你丫的连本地人都不疼,还指望外地人替你卖命?
做梦去吧!
可以说,先帝的阳谋让历史上的七国之乱逐渐演变成塑料兄弟扯发冠。
往死里出力的只有赵王吴王和楚王。
齐国七系里要么是有关中提拔的官员带着大王去关中告状,要么是像淮南王刘安那样响应造反但却被底下的官员骗了虎符,莫名其妙地成了讨伐反贼的关中派。
如今没了出力较大的楚国,而赵王还得盯着燕国与代国。
富裕的淮南国内成也名声,败也名声。
淮南王刘安是个比吴王刘濞还纠结的人。
他想造反但又不想被骂反贼,所以从汉景帝拖到汉武帝,愣是等刘彻发育完全了都没出手,就那么莫名其妙地输了。
历史上的刘启父子:这人莫不是来搞笑的。
“你帮孤安排一下吧!”刘瑞想到被他扔出进士出身的卜式,摸摸下巴若有所思道:“你说当官的好还是当商人好。”
“当官的好。”
“为何?”
“领头羊再狠,也不过是屠夫的下酒菜。”子鸢回道:“管仲吴起都想当官,这不就证明了当官儿确实比当商贾强。”
“还有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