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2 / 2)
至于一些细节是否对的上历史,以及推崇尧舜禹的文人会不会看完吐血……
唉!文学创作肯定是与史实有着亿丢丢的差距啦!所以不要揪着那点子细节不放啦!
给第二版润色的刘瑞满意地点了点头,顺势吹干麻纸上的墨水。
性转,预言,妖妃,昏君。
王位之争,以下犯上。
女扮男装,公主复仇。
嗯!后世的热点虽没全部概括,但也能让西汉的土著大呼过瘾。
一想到自己的大作会在西汉的文坛掀起风浪,刘瑞就很好奇《汉武故事》的作者会作何等评价,会不会被自己影响。
按照后世分类,《汉武故事》属于杂史杂传类的志怪小说,而他的《山鬼》也是基于夏朝和先秦传说所编纂同类小说,所以这《汉武故事》的作者怕是当不了志怪小说的第一人喽!
此时的刘瑞并不知道古人除了爱搞二创,还爱在二创的基础上搞三创。
要说那古人的三创圈里谁最有名,莫过于在西晋的史学家陈寿所编写的《三国志》的基础上写下轰动世界文坛的《三国演义》的罗贯中。
当然,与正史相比,《三国演义》的很多细节不能说是略有不同,只能说是魔改过多。并且参考罗贯中所生活的时代,可以看出里面的很多战役都有参考元末明初的历史事件。
更有意思的是,陈寿在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前曾是蜀汉的观阁令,所以在写书时肯定进行了一系列的回避,加上《蜀书》字数过少,后任魏官,晋官的陈寿也没胆对曹操、司马懿进行批判,所以就后世的眼光来看,《三国志》这个“二十四史”里评价最高的“前四史”并不符合西汉定下的正史规范。
不过考虑到写史的是人,而人是最不可能不带私心的,所以对史官的批判必须点到为止,不能因此抹杀他们的功绩。
至于那些杂史乃至基于历史的同人小说……
明代的冯梦龙有话要说: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彼时的刘瑞并不知道他今日的所作所为会在日后坑死自己。
因为后世并不了解刘瑞的真实情况,所以在各类传记的影响下脑补出了几乎完美的帝王形象——一个集勤政+爱民+节俭+开拓+重教+平权+有梗于一体的神奇皇帝。
一个脱离了大兴土木的传统趣味,喜欢在文学创作上雷死人的可怕存在……
然后他就遭到后人的降维打击,被历朝历代的小说家……包括他最喜欢、最推崇的冯梦龙与《汉武故事》的作者泥塑成刘启和薄太后都认不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