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1 / 2)
天使不禁重新认识这位藩王,只见后者大大方方道:“孤若是与天子的意志背道而驰,只怕不必天子出手,母妃就能把孤斥得面上发赤。”
何止是面上发赤啊!只怕会过度联想到坐罪国除,然后跑到长寿殿前脱簪待罪,祈求太后帮忙保下刘非一家。
“江都王虽未惧朕如洪水猛兽,可君臣有别,朕也不想为此误了兄弟的兴致。”刘瑞瞧着木头似的陶青,提醒道:“丞相不常离开长安,可找上林苑和武学府的官吏帮忙带路。”言下之意是不懂的事儿别瞎掺和,放着让专业的人过来解决。
若是让已故的申屠嘉听了这话,只怕会吹鼻子瞪眼地表示自己才疏学浅,不配担任大汉的丞相,可陶青是谁?先帝的御用傀儡,刘瑞的占位工具人。别说是被皇帝当面评价“不行”,就是让底下的小辈欺到头上,他也没有说“不”的权力。
摸鱼嘛!生存,不寒颤。
有了皇帝的明确指导,陶青也就心态放松地召了几个上林苑和武学府的小吏接待刘非。
终于能去前线打仗的刘非比关中想的动作更快。
三千名全副武装的骑兵从江都国赶往关中,让人以为西楚霸王重返人间。
汉武帝置的八校尉里有三人掌管外族骑兵,其中以控乌桓、匈奴骑兵的胡骑校尉最为有名,其次便是镇守西北,后与胡骑合二为一的长水羌骑。
相较之下,越骑校尉不能说是默默无闻,但也确实存在感不强。
若非伍浮刺杀董卓,加之东吴疯狂增加越人骑兵的统战价值,估计这个不太有名的的外族骑兵迟早会像胡骑羌骑般逐渐脱离中央掌控。
对此,刘瑞也是好奇南方真有培养骑兵的土地吗?毕竟那里坑坑洼洼的。培养水手到还有些三国的笑话,可骑兵……
历史:你猜宿迁人项羽的亲卫队是什么兵种?你猜孙吴政权为何迷恋骑兵建设?
所以你说南方有没有骑兵?
那肯定是有的。
只是跟北方相比,南方不仅缺少良种,更是缺少养马的牧草。
所以为了弥补差距,东吴挑选体型庞大,善于浮水的东南驮马打造了支风格迥异的重骑兵。
是的,你没听错。
善水的东吴人搞重骑。
这事儿放眼整个三国也是相当炸裂的。
更炸裂的是东吴的骑兵巅峰时也就两万上下,刚好与曹魏旗下的乌桓骑兵人数相等。
因此在江都王刘非领兵入京时,许多人都凑去看看南方骑兵的热闹。甚至里头还有诸如云中君魏尚,郎中令郦寄等响当当的人物。
现已留在武学府教书的魏尚十分好奇道:“南方没有草原,靠什么培养骑兵?”
一旁的武将神色复杂,随即用无奈中带了点人定胜天的语气说道:“上林苑能犁地模拟草原环境,南方就不能找个平原凑合一下。”
末了,他还用“再也不想去那儿体验复杂地形”的语气说道:“您是北方的守城老将,应该明白匈奴人为何止步于河东上党。”以至于在河套之南有个别称“河南王”的部落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