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1 / 2)
这么一想,那些个勋贵之后一个塞一个的破防。
d,同是给人打工的,怎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当然,那些哀叹刘氏刻薄的人不会去想吕嘉的幸福是建立在赵佗对南越土著的绥靖政策下。
赵佗他想效仿天子,分封诸子吗?
废话,他当然想啦!
而且还是非常非常的想。
可问题是分封诸子的土地上哪儿去征?
找汉人要?
找君长要?
赵佗在这儿打了十年都没能征服南越之人,最后只能与之谈判,保留贵族的部分权益才被越人推举为王,保持一种古怪而微妙的和谐。
吕嘉作为南越本土的贵族在赵佗这儿是沐浴王化的封建大臣,可一旦出了番禺,他就是副南越君长的做派,和所有的南越君长般攥着不少南越奴隶,结果导致汉越通商后,南越的奴隶大量北逃,宁可在桂阳郡或长沙国受富商剥削,也不愿回南越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关中的二代们也就几个家学渊源,可以替上开疆拓土的有统战价值。余者不过是碍眼的毛边,迟早会被腾出手的皇帝修剪干净。
“这位可是南越的李斯,而且还有个统领禁军的弟弟。”刘瑞知道昌平大长公主对南越的了解也就图一乐,真要她去说些什么,估计能被活活憋死:“其子皆尚公主,其女皆嫁王子。”
“若非赵佗要拉拢瓯雒的安阳王,估计这吕嘉就是南越太子的丈人。”不过想想吕家与赵家的绑定程度,以及吕嘉熬死赵兴(赵佗重孙)德丰功伟绩,当上南越的大国丈也只是时间问题。
要是没有大汉插手,估计吕家上限田氏,下限藤原。
昌平大长公主继承南越的第二道难关便是以吕嘉为首的番禺势力不会让出自己的权力。
就像文帝入关后用代地的旧臣慢慢顶替关中勋贵,昌平大长公主要是顺利继位,那么大汉这儿肯定要派官吏入越。而和曾经的吕嘉便导向新君的南越贵族也会占据汉官剩下的岗位。
以吕嘉为首的番禺官员作为赵家的深度绑定者肯定是被昌平大长公主彻底清除的对象。
区别只在于昌平大长公主是手下留情地将其流放,还是从物理上将其毁灭。
“吕家啊!”刘瑞不说,昌平大长公主都不知道南越的宫廷较之大汉也不差多少,甚至称得上更加复杂:“合着我是拿了大父的剧本不够,还拿了惠帝的剧本。”
“所以才要做好准备,省得姑母成了瓮中之鳖。”
对面的刘非听了,突然冒出个极为愚蠢的问题:“那赵佗是不是脑子坏了?让一‘李斯’当丞相不够,居然还让李斯的弟弟出任卫尉及郎中令(注:刘非不懂南越的官职体系,所以简单粗暴地带入大汉官职)?”
此话一出,刘瑞与昌平大长公主同时看向憨了吧唧的刘非,眼里写着“这人怎么这么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