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2 / 2)
&esp;&esp;但她这行程图却终是没派上用场,因为晚上胤祺回来时,恰好看到了她放在桌案上的行程攻略,便告诉了她明日康熙要带太后出游的消息。
&esp;&esp;安清有点懵,这好好的康熙怎么要带太后出游了,之前也没有啊。
&esp;&esp;再说了,老康不是很忙吗,按照之间的惯例,他每到一处停留时,必然是要先召见当地官员,整顿吏治,然后再去巡查当地的农事,体察民情,忙得根本停不下来才是,所以,这会哪里来的闲工夫呀。
&esp;&esp;“皇阿玛不用忙政事了?”安清好奇问。
&esp;&esp;胤祺回道:“自是要忙的,但皇阿玛说都不是太急的事,推后些无妨,先陪完皇玛嬷也不迟。”
&esp;&esp;安清皱了皱眉,一脸‘你看我信吗’的表情。
&esp;&esp;胤祺无奈扶额,好吧,其实不信也正常。
&esp;&esp;他思索了片刻,似是终于找到了比较合适措辞,“皇阿玛一贯提倡以仁孝治国,江南人文荟萃,向来推崇儒家文化,重视孝道,皇阿玛这也算是入乡随俗。”
&esp;&esp;安清先是愣了下,立马心领神会。
&esp;&esp;好家伙,这不就是做戏嘛,拉着太后同他一起表演,以此来拉拢江南百姓和那些汉族士大夫的人心。
&esp;&esp;再回想着一路来康熙的所作所为,安清不免再次感慨,康熙还真是个合格的帝王啊,路经受灾地区,他施粮广施恩,贫困地区便会整顿吏治,赢得当地百姓拍手称赞,但进入到了富足的江南地区,他便趁机展示自己任孝的一面。
&esp;&esp;因人因地改变策略,懂得入乡随俗,如何笼络人心这件事算是他拿捏透了。
&esp;&esp;用完晚膳后,胤祺闲来无事,便在那翻看起了安清的那攻略,这写的确实挺详细的,甚至连苏州哪里的评弹最地道、最有名,都有一一标出。
&esp;&esp;只是,待翻到某一页上写着拙政园,他下意识摇了摇头。
&esp;&esp;安清不解道:“怎么了,我把拙政园放在第一站,这个安排不好吗?”
&esp;&esp;都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而苏州最有名的园林莫过于拙政园了。
&esp;&esp;上辈子她可是去过的,园内内亭台挺拔,楼阁迤逦,水色旖旎,满园奇花争相斗艳,那景色说句如诗如画绝不为过。
&esp;&esp;而且这会的拙政园还没经历过这么多岁月的打磨,想必只会更美吧。
&esp;&esp;胤祺摆了摆手,回道:“没有不好,只是这次拙政园你大概是去不成了,日后有机会再去吧。”
&esp;&esp;安清不由“啊”了一声,刚想问为什么,随即便反应了过来。
&esp;&esp;他这意思是康熙此次没把拙政园加入到行列?
&esp;&esp;“皇阿玛不太喜欢这个园子,让李煦给划掉了。”胤祺解释道。
&esp;&esp;安清眨了眨眼,康熙不喜欢拙政园这事,她之前隐约也听说了,据说康熙二十三年,他第一次南巡时,途径苏州第一步便去了这园子,但逛了一圈后,康熙对其印象似乎不太好。
&esp;&esp;据说向来爱题字、写诗的康熙看完园子之后,却并未动笔,也未曾留下任何笔墨。
&esp;&esp;可为什么啊,拙政园这么美,难道康熙不喜欢这种风格的园林?
&esp;&esp;也不对呀,畅春园不就是照着这种江南园林的风格建的吗,可见他应是喜欢的才是。
&esp;&esp;胤祺摇了摇头,回道:“皇阿玛说拙政园确实是个好地方,但可惜太美了,久居必损志。”
&esp;&esp;那里的一切都建造的太美了,每处的景致都浑然天成,处处歌舞升平,住在那样的园林里,的确是生活的好地方,但往往却很令人玩物丧志。
&esp;&esp;安清不由懵了下,竟是因为这个!
&esp;&esp;她突然想起上辈子去游玩时,导游在介绍这园子历代主人时说过一句话,好像是说这园子谁住谁倒霉,历史上园林主人像走马观花般换来换去,但往往富贵都撑不过三代,住的最长的一家好像也就住了一百多年。
&esp;&esp;若是从康熙这个角度解说,好像就能说得通了,住在其中的人贪图享乐安逸,家中小辈从小养成玩物丧志的品行,那久而久之,家族没落似是也是必然趋势。
&esp;&esp;啧~不得不承认,老康这人是有点子东西在身上的啊。
&esp;&esp;无疑,康熙带着太后出游,他们这些人自是都要全程陪同的。
&esp;&esp;第一站便是虎丘,吴中第一名胜。
&esp;&esp;安清当时便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毕竟,虎丘最鼎盛的时期便是在清朝的康乾时期,而且与这祖孙俩还有很大关系。
&esp;&esp;康熙和乾隆都曾六次下江南,都要光临虎丘,驻跸山上,不仅如此,有好几次从浙江回京在途经苏州时,还要重游虎丘。
&esp;&esp;不仅如此,祖孙二人还在虎丘题写匾额楹联数十处之多,吟诗更是不下二十余首。
&esp;&esp;当然,乾隆来这么多次可能有想效仿他祖父康熙之嫌,但康熙对虎丘的喜爱却不掺一丝旁的原因,单纯就是喜欢。
&esp;&esp;安清记得她上一世去游玩时,那头山门所悬ot;虎阜禅寺ot;竖匾,就是康熙的手笔。
&esp;&esp;在欣赏过虎丘之后,接下来几日也没闲着,康熙带着众人走马观花地游玩了起来,去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千年古刹寒山寺。
&esp;&esp;虽去不成拙政园,但没关系啊,苏州就是园林多,他们一行人去了苏州另一有名的园林,狮子林,还去了灵岩寺、瑞光阁等名胜古迹。
&esp;&esp;另外还去了苏州葑门内的苏州织造府公署吃饭和看昆曲,甚至还听了几场苏州评弹。
&esp;&esp;三月十八日,恰好适逢康熙的万寿节,于是在当地官员的安排下,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万寿宴,士民们现场唱祝福的歌谣,诵读歌颂圣诗,场面很是热闹。
&esp;&esp;这几日来,在圣驾临幸驻跸的地方,都有建造金亭、画廊,每处都是张灯结彩,壮丽富贵。
&esp;&esp;由此可见,李煦和苏州当地官员这次是下足了功夫的,当然,银钱上自也是没少花。
&esp;&esp;就这般整整游玩了五日,康熙终于要放众人回去歇息了。
&esp;&esp;安清这次也算是体验了一把挂件氏旅游,但凭心而论,体感着实不咋地。
&esp;&esp;就怎么说吧,该去的地方基本都去了,该玩的也都象征性地玩了下,却都不尽兴,像出差四处巡视的既视感。
&esp;&esp;或者也可以说像那种特种兵旅游模式吧,虽没像后世那些特种兵大学生一天换一个城市这么夸张,但总归和安清向来主打舒适随意的旅游概念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