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1 / 2)
<dt css="rd">
&esp;&esp;这段时日,许泽平除了要处理各类政务,还要忙着做计划去落实人口普查。
&esp;&esp;比起让各村汇报各村的人口,许泽平更倾向上村挨家挨户的登记。
&esp;&esp;而上村挨家挨户登记,就会消耗巨大的时间和人力。
&esp;&esp;但是目前的情况,又好像没有别的途径。
&esp;&esp;关于这个问题,这些天他们也是开了好几次的晨会,却都没有商量出合适的对策。
&esp;&esp;因为在杨县丞他们的概念中,关于户籍这些登记,都是各大镇长上赶着来登记,哪有他们这些官员亲自上门登记的道理?
&esp;&esp;而关于他们疑问,许泽平也是耐心点拨,如有拐卖、冒名顶替何解?
&esp;&esp;如此点拨,杨县丞、陈灵等人也不是个傻子,脑子也就转过来。
&esp;&esp;再回想小利镇四家买卖良家妇人一事,杨县丞等人心里也敲响了警钟。
&esp;&esp;所以就这个问题,衙门众官吏一致认为,拿着黄册,从岭北县城开始,向各镇、各村逐级登记
&esp;&esp;许泽平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只有采用这个办法。
&esp;&esp;太祖为了管理人口,编造黄册,由各村村长登记本村的人丁户籍、事产等问题,整理成册,递交给各镇镇长。
&esp;&esp;镇长进行汇总,再将册子递交给县令。
&esp;&esp;县令审阅汇总以后,再将黄册往上级递交。
&esp;&esp;如此黄册便是从村-镇-县-州-府-省,形成严格的把控。
&esp;&esp;每一级的黄册都是一式三份,如村级是村长手上一份、镇长手上一份、县衙一份。
&esp;&esp;镇级便是镇长一份、县衙一份、知州一份。
&esp;&esp;如此就是以防人口的买卖,黄册十年一更新,按着蓝星上的说话,就是每隔十年进行一次普查。
&esp;&esp;按着规训,许泽平其实是可以偷懒,不用往自己身上揽这么麻烦的事情的。
&esp;&esp;但他决定亲自落实人口普查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小利镇的良家妇女买卖一案;第二个原因是岭北的教育落后;第三个原因是上一任县令对政务的懈怠。
&esp;&esp;教育落后,就意味着很多村民对于律法根本就不了解。
&esp;&esp;政务的懈怠,让许泽平翻看黄册、鱼鳞册,两本册子都已经有二十年没有更新,呈给上峰的汇总也不过是糊弄。
&esp;&esp;初到岭北时,就想要着手跟进。
&esp;&esp;但因为粮食和经济问题,许泽平只能够先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让他们能够吃饱饭。
&esp;&esp;“阿父、阿父。”
&esp;&esp;两个小家伙看着熟悉的身影,从东跨院院门进来,兴奋的就要往前冲。
&esp;&esp;一月冰雪还未融化,程哥儿怕两个小家伙摔跤,只能够紧紧拉着他们的腰带,不许他们动。
&esp;&esp;许泽平看着他们父子三人滑稽的样子,笑出了声,倒是把他心里的烦恼都排除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