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2 / 2)
收到消息之后,薛映先是懵了一下,然后看向温承。
温承伸出手,将人拉到身边坐下,说道:“我会送你和孩子前往泊州。”
“我不要。”薛映下意识地拒绝,然后说道,“我留在京城里,这样皇帝对你也放心,你只送孩子过去就好了。”
在王府中,他并没有听到什么消息,王府的下人们规矩很严,并不敢随意议论,可是他跟着温承看过很多史书上的故事,也知道兴和帝的疑心。带兵打仗能够成事并不能只依靠将军的勇猛,还要有后方不停地供养。
而温承重新领军之后,兴和帝会更加忌惮,会安心地给他输送粮草吗?自从起了战事之后,他这几天反复地在想这个问题,最终有了一个想法,也许他留在京中做人质,皇帝便能放心些。
以妻子儿女为质,是懦弱无能的人做出的抉择。温承自小目睹权力倾轧,知道太多被父母亲族牺牲的儿女是什么下场。现在的局面,哪怕仓促起事,也有极大胜算,只是他赢了之后依旧要前往关外,又是新的变数。
温承拒绝道:“你和孩子一起去封地,他没法在粮草后援之事掣肘我。”小皇帝什么心思,他们心知肚明。今日见皇帝的时候,兴和帝甚至表示要将端王妃和世子接入宫中照顾,只不过被他拒绝的彻底。他知道兴和帝很不满意,但他宁愿自己冒一些风险,而不是让这些争斗波及到薛映。
“既然如此,那我就陪你去关外。”薛映又道。这几日他总做一个溺水的梦,梦里他们还在九凤山中,他自己困在水里,温承则背对着他向远方走去,而前面正是悬崖。他想喊出声,却因为挣扎在水里毫无办法。梦中焦急和绝望让他心中担忧,他不想和温承分开。
“那是战场,不是什么好地方,你去泊州,我才会放心。”温承道。现在关外的局面很糟糕,他去了也得经历一场恶战,并不能找出一个真正安宁的所在让薛映待在那里。
薛映知道温承对他有着可以说得上过度的保护欲,尤其是在让他吃苦这件事情上。“你总担心我吃苦,可我不怕吃苦。只要在你身边,无论怎样都是不苦的。”
“听话。”温承的态度不容置喙,哪怕他的语气很柔和,像是在劝说,“带着孩子去泊州待一阵子,到时候我去接你们。”
薛映摇头,他同样也放心不下,他恳求道:“你总把我当个孩子总觉得我还小,只有我过得无痛无忧才是好日子。但我不是个孩子了,我想和你一起去,我不会给你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