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2 / 2)
汉承秦制!
这四个字在群臣、百姓的心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如今大汉初定,皇帝刘邦才刚刚封下了异姓诸侯王,这可不就是分封制吗?难道未来几年,大汉会重新改回秦制,收回分封,如此一来,他们这些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又将何去何从……
所有人心跳如擂鼓,他们都是从天下大乱中闯出来的人,哪里不会意识到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制度的改立必然伴随着无数生命的凋零。
刘邦垂下眼帘,如今天下初定,他不得已才大封天下地盘,但天幕说得没错,他想要是皇权集中在自己手上。
此时此刻,他仿佛又看见了当年他押送役徒前往骊山的路上,他遇见的那位高坐在车舆之上的秦皇帝,嬴政。
大殿上,场面顿时一阵凝滞,空气像粘稠的液体一样憋得人心中发慌。
才被分封的各诸侯王面面相觑,怎么办?天下初定,难道他们要为了天幕的这一番话重新将天下搅乱吗?
不!即便他们能从战争中获得利益,但无休止的打仗他们早就已经厌倦了……他们只想当个诸侯王,只想安稳度日,过富贵闲散的生活。
张良眼神恍惚,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轻声呢喃道:“汉承秦制……汉承秦制……这才是正确的政治体系,正确的政治体系,两千多年啊,延续了两千多年……”
在众诸侯王眼中,此时的张良恍如失心疯一样,可他们不也正是如此,他们敢逆转历史的洪流吗?敢开历史的倒车吗?敢吗?
当然是不敢的!上天有灵,他们只是凡间的蝼蚁,又怎么敢撼动时代的大势……
他们惶恐不安,毛骨悚然……
从小与刘邦一同长大的卢绾被册封燕王,他率先受不了这种可怖的氛围,心理的压力到了崩溃的边缘,他跌跌撞撞地上前,一下子跪倒在刘邦的身前,“小子焉敢与天斗,历史有灵,臣不胜惶恐,请陛下收回臣的封王,顺应时代的大势。”
他这话一落,其他的各诸侯王,赵王张耳、韩王信、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茶、长沙王吴芮纷纷跪地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刘邦沉默良久,上前一一虚扶各诸侯王,他言语诚恳,“如今天下初定,但各地还是动乱频繁,朕一人之身根本无法管辖整个大汉,分封诸侯王,在此时是必然。”
诸侯王都愣了片刻,好半响之后,才一个个回过神来。
是了,陛下的意思是现在还是需要他们,只是将来大汉渡过前期的过渡期后,陛下收回分封时希望他们一个个恭顺地奉回。
懂了,于是各诸侯王歃血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