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心跳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277【预言者】

277【预言者】(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和离后前夫哥称帝了 招惹阴湿疯批后我死遁了 落魄少爷软又乖,疯批大佬轻声哄 风筝密语[先婚后爱] 麻烦你收敛一点 穿成纯爱文女配后,她成了万人迷 拒绝退婚后,我被玄学大佬缠上了 丧病学院 虫族:我是老古板,雌君这真不行 头疼!指挥官的Omega总想逃

汤因比摇头道:“我不懂中文,更不懂中国的文言文。我所了解的关于中国的一切,都是经过朋友翻译转述的。说实话,中文太难学了,我没有那个经历去深入研究了解。所以,我的论著关于中国部分,很可能存在疏漏和错误,多谢你之前的纠正。”

周赫煊笑道:“说起中国,汤因比先生似乎不认同夏商周的存在?”

汤因比道:“我认为夏朝属于传说,商和周确实存在,不过有可能并未形成有效的政治实体国家。”

“汤因比先生请看。”周赫煊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叠照片,那是《大公报》记者拍的。

汤因比兴致勃勃地仔细观察,问道:“这是最近山东那个考古现场照片?”

“对,”周赫煊指着图片上的玉器说,“这是璋,这是珪,这是璧……这些都是从上古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礼器。它们有很多作用,比如下聘,比如外交,最重要的作用是祭天和祭神。礼器是礼乐制度的物化表现,有礼器出现,就证明已经形成政治制度。这些礼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说明从那个时候起,中华文明就一直延续至今,它的核心精神依旧保留着。”

“那也不能证明夏商周是政治统一的国家啊,只能说明中华文明的超长延续性。”汤因比说。

周赫煊笑道:“我们前面说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思想。周朝的统治者被称为天子,意思是代天牧民,天和人是统一的。大统一思想也萌芽于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凡当时使用这些礼器的部落和民族,从理论上都是要信奉天子的。即便权利没有统一,但周朝在文化和政治上是肯定统一的。”

“不不不,你的说法太牵强了,”汤因比连连摇头,“我有研究过周朝的分封制,就相当于欧洲的封建制。打个不太形象的比喻,周天子就像哈布斯堡的皇帝,名义上代表着正统,可也只是摆设而已。你能说失去权柄的哈布斯堡皇帝,能够统治西欧和中欧吗?当时的西欧和中欧,又能称为一个国家吗?”

周赫煊无奈苦笑:“好吧,我们终止这个争论,因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这真没法辩论,因为中国和西方考古界的标准不一样。西方的标准就是要有神庙、有城墙、有青铜器,而中国则更重视玉器的发现,因为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

汤因比和周赫煊两人漫无边际地聊着,一会儿是人类文明,一会儿是欧美政治,一会儿是东亚文化圈,偶尔还扯一扯经济。

学生们听得眉飞色舞,负责记录谈话内容的罗家伦,同样也心潮澎湃。

两人的谈话内容,有许多都是猜想和推论,也有各种学术思想突破。这些东西对后世而言,可能一个初中生都能说出来,属于常识性的问题。

但如今可是1920年代末期,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先进性、预言性和突破性。

可能随随便便一句话,在好些学生听来,就宛如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对历史、对文化、对世界的认识都产生了改变。

俗称,刷新三观。

第二天,清华的校办学刊,便全文详细的刊载了两人的交流过程,新闻标题叫做《东西方两位大师的思想碰撞》。

这份学刊被学生们争相传阅,甚至连北平的其他大学也拿去转载,在北方文化学术界造成极大反响。

直到80年后,这篇报道被人从故纸堆中翻出,全文贴到网络上,立即引发轰动和热议。因为里面预测到二战,预测到资本主义改良,预测到中国的崛起。

网友们开始恶搞,把周赫煊和汤因比的照片做成各种表情包,戏称他们为“大预言者”、“律令法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照无眠(亲叔侄1v1) 穿成限制文女主后 我的恐怖游戏副本难度不对劲(NP 骨科 微恐慎入) 退役勇者不想NP 将错就错(父女) 逃生(NP 清水) 救赎反派后,被攻略了[快穿] 狗血替身文火葬场[重生] 影帝什么时候跟我离婚 飞升了我又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