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节(2 / 2)
&esp;&esp;这证明她关春玲的学习能力不弱,应该可以胜任。
&esp;&esp;何况家里还有两个会英语的人,随时可以辅导她、陪她练练口语。
&esp;&esp;关春玲在心里默默复盘时,
&esp;&esp;家里人在忙着分吃的。
&esp;&esp;因为今天烹饪出来的食物其实不少,
&esp;&esp;足够一大家子吃了。
&esp;&esp;等到关春玲那边忙完,七嫂她们也回去了,小月月赶紧去把关春玲拉了过来,“妈妈妈妈快过来吃饭了!”
&esp;&esp;关春玲笑眯眯地牵着小女儿,对大家说道:“来了来了……今天辛苦大家啦!”
&esp;&esp;大家嘻嘻哈哈地说不辛苦。
&esp;&esp;宋小红在一旁感叹,“一天就能挣八百块钱啊,这钱也太好赚了!”
&esp;&esp;六奶奶表示不同意,“折腾了整整三天呢,那么多人就为了做这一桌生意,还试菜,买了不知多少东西回来!依我看啊,我们春玲还是亏了。”
&esp;&esp;唐秀芳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咱们毕竟是刚开始,很多事情不熟嘛。而且这一次啊,春玲是因为要做一部分的西餐,没把握才需要试菜的。以后熟练了就不需要试菜了……”
&esp;&esp;顿了一顿,唐秀芳又道:“我倒是觉得,这私房菜馆定价贵、也有贵的好处!”
&esp;&esp;“至少不必像上下九那边的铺子一样……”
&esp;&esp;“你们是不知道,走低价路线的下场啊,就是最后大家一起拼到倒闭!”
&esp;&esp;说着,唐秀芳讲起了邱叔的事例。
&esp;&esp;邱叔是上下九铺子的合作者,已经跟关春玲合作三四年了。
&esp;&esp;他是卖萝卜牛杂的。
&esp;&esp;他舍得用料、又处理得干净、味道还好……
&esp;&esp;所以一说起上下九的萝卜牛杂,大家几乎全广州的老饕餮们全都自动默认要去红姐美食馆来买邱叔的萝卜牛杂吃。
&esp;&esp;但,就是有人想来挑战邱叔的萝卜牛杂。
&esp;&esp;去年就有一个人,一开始和邱叔打擂,推着自行车、在自行车后座弄了个架子,每天推到红姐美食馆门口,还弄了个大喇叭循环放“正宗萝卜牛腩,不好吃不要钱!”
&esp;&esp;而且还和邱叔打价格战!
&esp;&esp;邱叔卖五角钱一份净牛杂,三角钱一份萝卜牛杂,一角钱一份净萝卜。
&esp;&esp;那人就卖三角钱一份净牛杂,一角五分钱一份萝卜牛杂,五分钱一份净萝卜。
&esp;&esp;当时都把邱叔给整无语了。
&esp;&esp;因为九十年代初,所有的物价都在飞涨!
&esp;&esp;在上下九这么旺的地方,一碗糖水都已经涨价到五角钱了……
&esp;&esp;邱叔自认为定价很实惠了,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要来搞他?
&esp;&esp;后来邱叔想了个办法——变相涨价。
&esp;&esp;他在价目表上写:一元钱一份净牛杂,六角钱一份萝卜牛杂,两角钱一份净萝卜。
&esp;&esp;顾客来吃,看到门口的小摊上,净牛杂三角钱一碗,店里的净牛杂要一块钱一碗???
&esp;&esp;大多数顾客的第一反应,就是小贩的肯定不干净!
&esp;&esp;然后当顾客仔细看价目表时,才会发现上面写着“限时半价酬宾”,
&esp;&esp;也就是说,原价一元钱一份的净牛杂,半价只需要五角钱一碗;
&esp;&esp;原价六角钱一份的萝卜牛杂,半价只需要三角钱一碗;
&esp;&esp;原价两角钱一份的净萝卜,半价只需要一角钱一碗;
&esp;&esp;来消费的顾客一看,
&esp;&esp;哟,打折啊?
&esp;&esp;而且人家店里的打完折,还比门口的小贩贵!
&esp;&esp;可见得啊,小贩的牛杂也不知道在哪儿拿的货……干净不干净,卫生不卫生呢!
&esp;&esp;就这样,虽然小贩天天蹲在红姐美食馆门口叫卖他的萝卜牛杂,想和邱叔打价格战,但最终没能熬过去,
&esp;&esp;听到去年年底改行卖冰糖葫芦了!
&esp;&esp;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再去卷冰糖葫芦这个行业了。
&esp;&esp;六奶奶津津有味地听完唐秀芳讲的小姑娘,喜得眉开眼笑,“你要这么一说啊……你说得对!确实越便宜越容易打价格战,你也压价我也压价,最后谁也落不着好!”
&esp;&esp;另一旁,红姨正把干女儿关月旖拉到一旁去,塞了个快把红包挤破的超大红包给她。
&esp;&esp;关月旖有些无奈,“干妈,我已经是成年人,按说不需要收红包了……”
&esp;&esp;红姨眼一瞪,“让你拿着你就拿着!”
&esp;&esp;“我们这里是广东,只要你还没有结婚,就可以收红包!更何况,干妈的红包你都不收!你这是想干嘛?!”
&esp;&esp;“快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