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困在方块之中 第776节(2 / 2)
&esp;&esp;既然发现了人类的踪迹,就可能会有线索,他决定在这间房间里仔细地搜一搜。
&esp;&esp;房间不大,书占的地方最多,可见这房间的主人是个非常爱阅读的人。
&esp;&esp;莫灵拿起了那本《生命数据化》,随意地翻了一下,他还挺好奇这个世界的人类是怎么做到这件事情的。
&esp;&esp;……
&esp;&esp;“每个生命的存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信息的堆积。”
&esp;&esp;“以一个动物细胞为例,只要将其基因组、蛋白质组与代谢组构建成动态数据模型,就能完全模拟这个细胞的生命活动。”
&esp;&esp;“一个细胞做到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也能做到,将每个细胞的动态数据模型拟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只是这样的数据量过于庞大,很难做到。”
&esp;&esp;“这也是生命数据化的核心挑战,以人脑为例,860亿神经元、数万亿突触的连接数据量可能超过eb级,而全生命系统模拟数据量甚至可能达到zb级,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根本无法用常规的方式存储与模拟计算。”
&esp;&esp;“要去哪找能够承载这么多数据量的存储设备和模拟元件呢?”
&esp;&esp;“其实答案就在谜面上,我们可以用细胞来模拟细胞,用生命来模拟生命。”
&esp;&esp;“要模拟某个细胞的生命进程,我们只需要用这个细胞来存储它本身的数据就行了,当这个细胞自发地进行生命进程,也就相当于在进行模拟。”
&esp;&esp;“一个完整生命也是如此,用生命本身来储存数据,用生命本身来模拟进程,将整个生命当作一个系统化的数据载体,整个生命的外显就是命之‘身’,其中所蕴含的数据就是命之‘魂’。”
&esp;&esp;“身和魂其实是同一种东西,但用身来承载魂,也用身来模拟魂,魂作为一种宽泛的数据概念,就像x=y一样,赋予其一个符号,实际上是相同的两个数。”
&esp;&esp;“假设一个人的身是x,魂是y,现在我们打算把这个人数据化,也就是把y放在一个集合b里,y∈b,那只要我们找到一个集合a,它等于集合b,a=b,然后把x放在a里面,让x∈a,数据化就完成了。”
&esp;&esp;“所以数据化的关键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数据之外的集合,也就是身与魂所在的‘世界’。”
&esp;&esp;“生命身处在怎样的世界,就拥有怎样的属性。”
&esp;&esp;“正常来说,数据世界a是要比正常世界b要小的,a的集合被b集合包含在其中,那要怎么让a=b呢?很简单,只要把b多于a的部分消除掉就行了……”
&esp;&esp;“人类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集合b,数据世界a,是这个集合中的一小部分,我们要把集合a之外、包含在集合b之内的所有事物摧毁掉,人类自然就会跌入数据世界之中……”
&esp;&esp;看到这,莫灵愣了一下。
&esp;&esp;“这是什么歪理?”
&esp;&esp;他看前面的时候,还以为是什么正经的理论,结果突然来了一句要摧毁地球。
&esp;&esp;将人类数据化的代价就是摧毁地球吗?
&esp;&esp;摧毁完了人类不就跟着灭亡了吗?
&esp;&esp;莫灵又往后翻了翻,结果后面全是一些奇怪的公式,好像是在区分各种集合的理论。
&esp;&esp;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手写的注释:
&esp;&esp;“充分借助深渊的力量来摧毁地球,把集合a之外的部分都摧毁掉,然后将集合a保护起来,作为承载数据的剩余世界,生命数据是不会凭空消失的,会自发地被数据充裕的地带所吸引,跌入集合a之中。”
&esp;&esp;“我们只在集合a之外利用深渊的力量,深渊也不会找到集合a之内的我们,当所有人都进入集合a之后,我们就可以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在这个完全没有被深渊侵染的地方生活,用飞船将集合a运到已经毁灭的集合b之外……”
&esp;&esp;看着那书本上的文字和密密麻麻的注释,莫灵此时只有一个想法:
&esp;&esp;“这作者疯了吧?”
&esp;&esp;什么摧毁世界就会让人类数据化……用飞船把数据世界带到地球之外……还要借助深渊的力量,又要防止深渊的侵染。
&esp;&esp;这是什么疯子做梦蹦出来的奇思妙想?
&esp;&esp;看到这,莫灵也不想继续再看下去了,他也看不懂那书上的古怪公式,于是,他直接把这本书盖上了,又翻开了其他的书……
&esp;&esp;第1049章 重复迷宫
&esp;&esp;《空间设计》,一本关于数据世界建模的书。
&esp;&esp;《万物灵长》,一本探讨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书。
&esp;&esp;《破界》,一本论述穿梭世界可能性的书。
&esp;&esp;《渊噬理论》,一本关于深渊吞噬猜想的书。
&esp;&esp;《重复性试验》,一本教授如何重复试验才有证明效果的书……
&esp;&esp;莫灵简单地翻了几本之后,就坐在了椅子上泛起了困。
&esp;&esp;“我怎么坐下了……”
&esp;&esp;书上的文字密密麻麻,又全是些从未了解过的内容,看得莫灵有些头晕。
&esp;&esp;这些书里的知识,说有用吧,还真有点用,但又没多大用,大多数都是一些没有根据的猜想或者主观上的探讨,只有那本《重复性试验》可能有点实际用途。
&esp;&esp;《空间设计》,莫灵大概也用不上,更不用说那本《生命数据化》了,完全就是瞎扯,还写了一大堆公式,说了一大堆理论,吹得天花乱坠的,毫无道理可言。
&esp;&esp;莫灵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不高,但也分得清什么是伪科学,这乱七八糟地绕了大半天,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数据化要毁灭世界,真正有用的、关于数据化的内容是一点没讲。
&esp;&esp;“凭什么毁灭世界之后人类就会跌入数据空间呢?”
&esp;&esp;好像就是随意抛出了一个理论之后,胡乱地幻想。
&esp;&esp;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个世界的人类还真的实现了数据化。
&esp;&esp;“他们真的毁灭世界了?还真让他们成功了?”
&esp;&esp;莫灵想了想,还是觉得没这么简单,这里的书看上去都只是一些“初步猜想”,可能之后的人类,又找到了什么其他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