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心跳
会员书架
首页 > 种田小说 > 我们医院都穿了 > 第173节

第173节(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贵族学院路人甲也配谈恋爱吗 【古希腊】《畅游乙游的我腰子永不休息》 【np伪母子】驯养七个孩子失败了 【黑篮】我意本非此(高H,NP) (修仙np)我只是馋你的身子 葬狗 欲海折竹 蠢物 患疯病的母亲很有韵味 黑道大小姐今天也要睡男人(NPH)

正午时分,化学组的三位人才带着他们的成果,坐着充满电的新能源车,开出“天梯”,驶向桃庄。

农户们、司农寺官员们,望着天梯里驶出的“新铁马”,先是震惊,然后是兴奋,充满期待。

夜以继日

相对于社牛属性的徐氏父子,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巧,化学组的三个人都是社恐。

三人下车以后立刻成为大郢人群的焦点,顶着密集又炽热的目光, 锁定小徐, 把赶了半个月做出来的各种化肥全都卸下车, 摆在小徐周围。

小徐的“谢谢,辛苦了”只来得及说出一个“谢”字,就被塞了一份特别详细的使用说明书。

“你们这就回去了?”

小徐望着溜得飞快的化学组,简直不敢相信, 但转念一想,确实,人家已经日夜不停地忙了半个月,能送化肥下山已经很好了。

不论是大郢官员还是农户, 都对这些袋子好奇死了,生怕错过什么, 连眼睛都不敢眨。

但小徐也好,老徐也好,都会在播种和收获季短暂地雇用短工,而雇工最不稳定, 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很多,尤其是做农活。

徐氏父子俩商量了一下,施肥还是小徐自己做, 因为种子并不多,开辟的农田也少,只是施个底肥, 一个人也不是不行。

说干就干,小徐刚拿着农具转身, 就看到司农寺的官员们迎上来,特别自然地招呼:“我先打三块样田出来,等铁匠们把农具送上山以后,农户们就可以照着做。”

如果是司农寺以前的官员,那是连山都不会上的,眼下这一批是太子和润和帝订下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非常年轻的新班子,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刻。

上山前,太子殿下传过口谕:“民以食为天”,只有五个字,内涵也好,引申也罢,全靠自己领会。

所以,这些官员们让译语人赶紧翻译:“小徐农仙教就可以,整地的事情我们来做。”

译语人当然知道太子新政,替补的官员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但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要自己整地。

小徐平日待人随和,但在农事上要求很严格,觉得官员们应该受不了,毕竟能把农庄农家乐等等一大摊子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靠的肯定不是随和。

译语人眼巴巴地等着小徐回答。

小徐只是淡淡地回应:“我动手,他们看就行。”

于是,司农寺的主簿和刀笔吏,又对小徐使用的卷尺、大盘尺以及各种刻度,复核成大郢的数值,逐一记录。

官员们则紧盯着小徐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半点。

小徐决定替老徐搭把手,刚好过完年没多久,老徐伤了腰,也是从整地开始,只半个小时就磨得满手水疱,而且连边都没整好。

这两年下来,已经磨得满手都是茧,不仅速度杠杠的,而且小徐做的雇工指导也最高效。

一小时不到,小徐就整出了三块样品地,经验老道的农户比官员更快掌握,因为他们是做手,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和观察侧重点。

有了非常标准的样品地,农户们百爪挠心地想练手,可是铁匠们订制的农具还没送上山,左等右等实在等不了,就着自己手上的农具,先做出来再说。

这么多农户有一位先动手,其他人就迫不及待地跟上,眨眼间,三组农户已经在小徐插旗做标记的地方开始干活。

农具虽然不称手,但广大农户们的智慧是无限的,很快就有了新想法和新做法。

桃庄的山民们看得啧啧称奇,如果这些真的能种,还能种得很好,他们就可以上山打猎、砍柴和采药,外加上种地。

多一份收入,家人就能吃饱一些,想想就觉得这日子有奔头。

时间总是在无聊的时候显得格外漫长,而在兴致勃勃的时候走得飞快。

也不知道国都城的铁匠铺是怎么做到的?

傍晚时分,一辆又一辆牛车马车上装满了订制农具,用最快的速度送进桃庄。

别说桃庄的山民,司农寺的官员,就连农户们都惊呆了,怎么能这么快?

有了称手的农具,农户们的干劲儿更足了,虽然天色渐渐变黑,有“太阳能灯”和头灯,不连夜整地就觉得对不住小徐农仙的秘术法宝。

主打一个谁都不愿意休息,原因很简单,太想知道播下这些种子,能长出什么样的农作物?

人多好干活,接近子时,所有的地都已经整好,只等明天太阳曝晒,“小徐农仙”说是连续曝晒三日,以后虫害也能少一些。

司农寺主簿奋笔疾书,这些可都是经验呀,记下来,一个字都不能有漏或是有错。

完工的农户们顾不得一身臭汗,躺在简易宿舍里睡得特别香。

……

按照小徐的经验,这些新整的农田翻土曝晒了三日,就开始施底肥、播种、填土并一次性浇足水。

桃庄附近有山泉水形成的水塘,离村子不远,所以浇水还算方便。

至此,“试种”大事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等种子发芽。

熬了好几日的徐氏父子向司农寺官员告辞,准备先回宿舍待几天,反正闲着无聊也可以坐“天梯”下来察看。

司农寺官员们跟着徐氏父子上山,到抢救大厅向润和帝和老臣们呈上“飞来农经”的初稿,从选地及理由、整地成田的过程等等事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为的就是这些农作物形势喜人以后,可以在整个大郢推广。

另一方面,也非常明显,这是上山邀功的。

润和帝微微点头,最喜欢这种实事求是、认真仔细的“邀功”了,说了“平身”和“退下”,望着司农寺官员们离去的背影,心里颇有些感慨,更多的是期待。

老臣们翻过一遍初稿暗自心惊,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编出如此完整而真实的农经,只能感叹后生可畏,再赞叹太子选人的慧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重生后暴富,我成为亿万富婆 错拍 翻垃圾造就人生巅峰[无限] 被狗皇帝抄家后,我搬空了整个国库 快穿,绑定生子系统后被男主娇宠 天灾末世,我囤千亿物资带崽躺赢 这篇都市文的打开方式不对 日落江湖白 满门反派疯批,唯有师妹逗比 [鬼灭同人] 社恐剑士不打低端局